理財也如行舟 不進則退
每位民眾都應重新思考每一元收入
所能創造的最大效益
並在自己還有能力賺錢之際
創造出更高的投資報酬率。
否則
當其他人的財富奮勇超前之際
在原地踏步的自己
恐怕會被無情地向後推去。
前一陣子
阿扁總統有關「加稅」的新聞
又炒熱了全國民眾對「有錢人」與「貧窮人」的對立話題。
不過
從各項數據資料顯示
未來這兩種人的極端化只會越來越嚴重
因為根據美林集團日前公佈的今年「全球財富報告」指出
去年臺灣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富豪
共有5萬5400人
比上年成長了6.4%。
而同樣根據內政部一項統計指出
去年我國全年的低收入戶總數達8萬2783戶
總人數為20萬4216人
雙雙創下歷年新高。
就全國人民的貧富差距而言
2000至2003年
前20%高所得戶數之所得為後20%低所得戶數之所得的5.55、6.39、6.16、6.07倍。
以上幾項數字顯示出的意義
不但代表臺灣社會貧富差距已愈來愈大
對廣大的投資理財民眾來說
也必須特別加以重視。
因為可以這麼說
未來社會中將只有三種人
一種是一小撮富可敵國的有錢人
一種是無立椎之地的「貧窮人」
第三種則是資產不大不小
情況不好不壞
吃不太飽
卻也餓不死的「平(貧)」民百姓。
在此一趨勢的助長之下
一般大眾的投資理財做法
將會深深影響每一個人究竟是往「有錢人」移動?還是向「貧窮人」靠攏
亦或是夾在這兩層人的中間不上不下? 以購屋為例吧
不論是從出生率的降低
以及空屋率的增加數字來看
房價在自由市場經濟的「供需原理」之下
除非有特殊的大量需求出現
否則怎麼樣都是應該大幅回檔修正的
同時也不可能再出現民國79年那樣的房地產空前榮景。
但是
為什麼至今房屋市場依然如此熱鬧滾滾
看不出太多利空的陰影?同時也還是有人願意前仆後繼地購買。
因為會買房子的人
有兩種
一種是不怕死
就算嚴重套牢或是影響生活品質
這些人也會為了一圓「有殼」之夢而買房子不悔。
另一種是錢太多的人
這些人因為錢太多
所以什麼都買。
除了昂貴的奢侈品外
看得見、摸得到且不會長腳跑掉的房子
當然也在這些「深口袋富人」的搜羅之列。
所以他們大可以對房子一棟、兩棟、三棟或十幾棟地一擲千金
眉頭都不皺一下。
至於那些資產總值接近貧窮線的人
是只能一輩子望屋興嘆
卻又無力購買的一群。
筆者不是房地產界人士
也並非專家
只是想從最簡單的供需原則
去提出一個大膽的預測。
但重點只想提醒一般大眾:為了不致於淪落為多數的窮人
永遠也翻不了身。
其實
在財富越來越「兩極化」的同時
多數人雖然不能立刻擠進前20%的有錢人之列
但是
有幾點動作是非做不可。
首先
就算自己財富不能快速累積
但至少不要讓自己虧損。
簡單來說
就是在比「誰虧得比較少」?特別在現金六、七年級生普遍使用循環信用之下
負債越來越高
不要說能成為有錢人了
坐視負債無限制地膨脹
只會讓自己快速落入貧窮的無底洞。
其次
有些人就算沒有負債消費
卻因為選擇投資工具失當
使得自己的資產一再反覆「歸零」的動作。
長此以往
個人的財富就會像是逆水行舟一樣
不進則退了。
再者以購屋為例
一直是許多年輕人的夢想。
只是
人的夢想有千百種
資源卻有限得可憐。
因此
一般大眾更應該仔細清算一下個人的「資產效能」
也就是每一元資產
可以創造出多大的投資收益? 經濟學中有所謂的「比較利益」理論
根據自身能支配的經濟資源和經濟要素
選擇具有優勢的經濟領域進行發展
於是在經濟活動主體之間就形成了分工並逐步發展成為區域經濟專業化。
回歸到一般人日常生活的投資理財行為上
也是需要將各項理財目標
先在自己心目的天平上定出價格
之後才能按照自己的收入狀況及多寡
決定是否能夠實現?或是排定其優先順序。
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
只有人們的慾望是無窮且越多越好的。
當無限的慾望去追逐有限的金錢之際
理財大眾更細心規劃各項理財目標
並做出最明智的抉擇。
舉例來說
如果不買房子
改用租屋
或許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改善
同時也可以儘快儲存足夠的退休基金
讓自己提早享受衣食無虞的退休生活。
但是
有人寧可將物慾降到一般人難以忍受的最低水準
也要有間遮風避雨的小屋。
這沒有是非對錯的問題
因為每一項世俗上的資產
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價值
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的。
只不過
每一位理財大眾都應該重新思考每一元收入
所能創造的最大效益
並在自己還有能力賺錢之際
創造出更高的投資報酬率。
否則
當其他人的財富奮勇超前之際
在原地踏步的自己
恐怕會被無情地向後推去。
.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712010553305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留言列表